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成都督察局与四川测绘局战略合作提升督察效能综述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原土地督察)制度建立以来的十余年里,我国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成就。由于在职能职责中具备高度互通性,自然资源督察充分结合、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不断提升督察效能。近4年来,为更快更好落实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提升自然资源督察现代化管理水平,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成都局和四川测绘局先行先试、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自然资源督察的新路子。
督察工作模式实现“由外到内、由粗到细、由点到面”的转化升级
成都督察局和四川测绘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始于2016年,目的是构建日常工作交流和业务协作机制,有效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和技术力量对督察工作的支撑服务水平。四川测绘局指派在全国遥感技术和信息化领域都颇具盛名的第三航测遥感院为具体支撑保障单位。
为最大程度加强督察信息化建设、创新督察手段、提高督察效能,第三航测遥感院组建了以开发、科研两部门为核心的强大支撑团队,选派5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党员技术骨干成立“驻督工作组”,直接加入一线督察处室深度参与各项督察业务工作,既能在日常督察工作中处理涉及的技术问题,也能将一些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及时反馈给支撑团队。例如:在对某县补充耕地项目涉嫌虚增耕地问题的核查中,督察组通过调取立项前、实施中、验收后的项目区卫星影像进行比对,最终锁定了该项目新增耕地来源不实的违规事实。
几年来,成都督察局和四川测绘局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督察工作模式“由外到内、由粗到细、由点到面”的转化升级,两局进一步明确了“巩固、深化、提升”的发展方针。
测绘驻督工作形成5人常态化驻督﹢临时增派人员工作机制
4年来,双方本着“相互协作、加强沟通、形成合力、服务大局”的原则,在“5人驻督工作组”常态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根据专项督察任务需要,临时增派技术人员协助开展督察工作的机制。
2019年初“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期间,四川测绘局第一时间派出21名精兵强将协同各督察组连续奋战14个昼夜,以大局意识和担当意识全身心投入到繁重艰巨的督察任务中,为按时完成该次紧急任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截至2019年底,在例行督察、“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耕地保护专项督察等工作中,四川测绘局向成都督察局陆续临时增派8批共60余人次参与一线督察工作,合计工作量约2200天。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四川测绘局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建立健全保障督察业务工作的信息化平台,先后建立了“自然资源督察数据库”“自然资源督察综合分析系统”“自然资源督察外业核查系统”“自然资源督察成果管理系统”及“自然资源督察办公自动化系统”,打造了保障督察工作全业务链的信息化体系,实现了从行政办公到问题发现、远程会审、在线举证、整改核查、销号归档的全流程、闭环式信息化督察体系。
例行督察期间,最初由2名技术人员“人工勾绘”2周才能找出5个区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不实问题,后转为采用“自然资源督察综合分析系统”,1名技术员1天就能完成33个区县问题的筛选。
督察和测绘高度协同,推动督察工作迈向智能化和定制化
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日益表现出举足轻重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成都督察局和四川测绘局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实践证明,督察和测绘的高度协同,既能打造“手术刀”式精准和“剃须刀”式全面的创新督察模式,又能拓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用领域。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督察工作计划,同样也更加凸显了基于案头资料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督察工作的重要性。面对新形势,两局确定了新的工作思路:致力于探寻更加精准、全面、高效的督察技术手段,深耕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探索发展方向,将新型信息化、智能化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更加深入地融合到自然资源督察工作当中,利用自然资源部大力推进自然资源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的契机,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督察信息化集成建设,充分运用云计算、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第三次国土调查和海量自然资源管理数据统筹“一张图”的基础上,扩展建立多时相督察样本库,开展大数据疑点分析、督察要素智能识别、变化图斑自动提取等工作,构建实时监测、精准督察的新模式,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督察、矿产资源督察等新职责开展督察路径探索,推动督察工作方法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迈向智能化和定制化。
以上就是的全部内容了,由桂林测绘公司整理,本公司设备先进且齐全,主要设备有:GPS测量定位仪、全站仪、水准仪等等。公司承接各类测量项目,选择长河值得信赖﹗